英皇资讯
政府工程建设“江苏模式” 有效破解“三超”建设难题
发布时间:2024-04-05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近年来,江苏省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值得推广的经验,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天上午,江苏省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政府工程建设“江苏模式” 有效破解“三超”建设难题(图1)

  201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等要求,江苏开展了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工程领域建设模式和组织方式改革,推行“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相互分离的建设模式,提升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从源头上防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力求达到“品质提上去、投资降下来、廉洁不出事”的目标。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实行集中建设的重大决策,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江苏省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集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省政府成立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集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江集团组建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承担省级政府投资非盈利性工程项目集中建设任务,履行工程组织建设职能。

政府工程建设“江苏模式” 有效破解“三超”建设难题(图2)

  与以往使用单位自行组织建设或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代建单位不同的是,江苏省政府指定省公建中心作为省级集中建设实施单位,实现了向由政府组建的专业机构及专业建设平台集中组织建设转变,实现“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相互分离,明确了集中建设实施范围和各方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职责分工。省公建中心承担项目的“建设”任务,专于工程项目管理;项目使用单位则是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项目“使用”方,精于公益服务。双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权责分明,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全面提升了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现如今,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新模式正在全省大力推进,多个通过这种模式建造的大型工程项目也正在“拔地而起”。

  新闻发布会现场,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张钧公布了一组数据:省公建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承担46个省级政府投资集中建设项目,总投资131亿元,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未出现一起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的“三超”建设现象。

  江苏政府投资工程实行集中建设后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省住建厅建设管理处处长贺志良介绍,江苏省政府投资工程实行集中建设,建立了“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相互分离、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建设组织管理新体系。政府投资工程实行集中建设后,在建设项目的前中后不同阶段,项目使用单位、集中建设实施单位、各参建单位将能够更加发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优势政府工程。“项目使用单位对于前期工作更加细致规范,建设需求考虑更加系统和科学,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更加明确,促进投资概算更加精准。集中建设实施单位严格执行投资概算,根据项目使用单位确定的建设内容和标准,推行限额设计,有助于遏制工程建设超标准、超概算、超规模的顽疾。同时,实行集中建设后,建设项目管理任务相对集中,促进了集中建设实施单位项目管理经验的积累,有利于其管理、技术团队的锻炼成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政府投资工程实行集中建设后,对建设主体的监督由分散到集中,监督执纪的靶向更加集中和精准,有利于形成完善的集中监督制约机制,便于监察部门扩大监管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建设主体建立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廉政监管体系。

政府工程建设“江苏模式” 有效破解“三超”建设难题(图3)

  目前,正在推进中的22个江苏省级政府投资集中建设项目中,6个采用工程总承包,1个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7个采用装配式建造,9个采用数字建造,8个项目为二星绿色建筑,在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