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资讯
英皇体育官网app:2022年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4-07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如皋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的开局之年。面对重大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切实担当新使命,抢抓机遇谋发展,聚焦产业、立足生态、着力富民,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进程。

  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传承和弘扬如皋治沙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促进共同富裕,奋力开启“强富美高”新下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英皇体育官网app:2022年政府工作计划

  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产业聚集,以更实举措强化转型升级,全力构筑现代化产业新支撑。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配强招商队伍,推动重特大项目落地生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断强化招商选资。坚持全镇招商“一盘棋”,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理念,形成齐抓招商的强大合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考量,坚决守住生态、安全、稳定等底线,坚定招商选资、招商选优,着力在大健康、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上持续发力,推动招商引资再获新成效。力争全年招引科创类项目不少于3个,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0亿元项目1个。

  高度聚焦项目建设。没有项目的大建设,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头版头条”,秉承“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拼劲,不断完善项目服务方式,增强投资者的决心和信心,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停步。多措并举做好闲置低效地块的盘活利用,为高新项目腾挪出新的发展空间,实现闲置资源的凤凰涅槃。力争全年新开工设备类项目5个,土建类项目6个,竣工项目不少于4个,转化率60%以上。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共建园区是助力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推动项目聚集的“强磁场”,将准确把握下原科技产业园在全市产业发展中的定位,紧紧围绕完成园区搬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健全产业承载平台的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奋力打造全市“最精致的工业园区”。同步抓好蓝色美谷的发展转型,持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二、强化科技引领,以更深层次实施创新驱动,聚力点燃质效提升新引擎。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发展力,做好系统谋划、协同并进,促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腾飞的“发动机”。

  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效,着力提高企业创新意识,聚力打造企业自主研发平台。进一步发挥创业导师团队作用,常态化开展创业辅导服务,加速科技企业孵化和升级,提升科创平台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各项资源向科技创新聚合,引导民营资本成立创司,保障资金投入水平,助力科技型企业持续向好发展。

  培育创新主体。充分认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推进关键技术攻坚政府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具备本地特色和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夯实创新基础。要持续抓好创新生态系统,整合环境、要素、资源、人才等配置,构建更加完整、更加优越的创新生态体系。坚持招大引强与培优做强齐步走,持续发挥医疗器械生产研发CDMO(生产研发共享)平台、共享仓库和医疗器械服务办公室三大服务平台优势。重视人才招引与培育,高质量建立人才公寓以吸纳人才入驻,全力在招引培育“雉水英才”和省“双创人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注重统筹协调,以更高水平推动扩容提质,倾力打造美丽和谐新镇区。抢抓如皋“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新机遇,科学统筹部署,完善功能配套,强化规范管理,全力打造美丽和谐精品小镇。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谋篇布局,进一步做优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网”,推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土地利用有机衔接,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坚决扛起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规划好教育、医疗、养老、公交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提升城镇品质内涵。持续完善镇区交通环境,有序推进“五横四纵”主干道路、绿化、亮化、人行道、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康园路形象提升计划,统筹规划部署外立面一致、店招标牌整改、飞线下埋等形象工程。稳步推进镇政府河南地块富景花苑小区建设,全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高效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加速邻里中心和农贸市场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配套服务。

  细化城镇管理服务。巩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行镇区“微治理”,扎实开展违章搭建、乱停乱放、私拉乱接、店招标牌不合规等突出问题整治,坚决消除流动摊贩、店外占道经营现象,确保街面整洁美观。进一步引导小摊小贩自觉入驻农产品自产自销便民疏导点。加快实施为民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打造便民利民新平台,提升群众办事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四、致力乡村振兴,以更强决心促进“三农”发展,奋力开创宜居宜业新局面。坚决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推动农业高效发展。依托下原特色文化园——蘘荷文化创意园,进一步做优做靓“下原蘘荷”特色产业,高标准建设南通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高质量扩张蘘荷种植面积,切实增强特色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培育、发展规模农业主体,加大规模农业招引力度,举办好各类农业招商活动。抓好绿色优质高效示范方创建,提升优质绿色农产品比重。

  强化乡村环境整治。深化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建立民营资本参与整治新模式,以示范河道引领全部水域,点面结合、分步实施,全面实现河道整治除“五害”目标,营造“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工作,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庭院环境整治、建房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巩固畜禽养殖污染、秸秆乱抛乱扔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果。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扎实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依托农村资源和乡土文化,放大现有乡村旅游和农业项目的品牌效应,提升休闲农业、规模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用好“旅游+”“生态+”等模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以为民办实事、办成事、办好事为目标,收集、规划、完成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

  五、紧盯百姓诉求,以更优质量助力共同富裕,竭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促进共同富裕格局。统筹城乡就业水平,实施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计划,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实现镇村人员就业稳定。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实施“双减”政策,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速下原医院改造工程,不断提升镇村一体化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建设,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完成星级敬老院改造升级,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构建和谐治理模式。严格落实接访和信访包案制度,集中开展信访积案、越级等专项治理,扎实推行每季度一次 “书记大接访” 活动,坚决防止大规模件发生。不断完善平安法治工作推进机制,压实法治建设领导责任,提升法治治理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防诈反诈宣传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防诈反诈氛围。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行动,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提升监管执法能力,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夯实全镇本质安全基础。持续推进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频次,加大重点食品领域隐患专项整治力度,守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