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资讯
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4-04-1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所谓房地产投资,是指资本所有者将其资本投入到房地产业,以及在将来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为了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包括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而从事的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等行为的总和。

  1、房地产投资开发与经营已经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是城市建设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集锦9篇

  2、作为不动产,与其他商品的开发相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大、耗力多、周期长、高赢利、高风险的特点,使房地产开发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越发达,时代越进步,房地产开发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内容越丰富。

  3、房地产让拥有商业写字楼、公寓大楼、工业仓储区和零售场所的投资者们获得利润并经受风险。持有高质量的房地产能将他们长期租给适合的租户,从而带来巨额的现金流。同时房地产的风险和回报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伊博森合伙人公司过去78年的数据显示股票的年收益率是10.4%,而政府债券的年收益率则为5.4%,房地产投资者每年得到比投资债券高出大约2.5%的收益。

  (一) 投资开发与经营机会的发现者 真正的开发商是通过研究自己和他人的长期投资记录后,具有一定独特的眼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特别像在中国这种体制下的投资,必定要以政策向导性为契机,投资想赚大钱,必须有耐性。换句话说,投资开发与经营会达到什么水准,往往跟党和人民政府的决策息息相关,一个政策可以让一个开发商至富,同时也可以让一片开发商大面积的倒下。真正的机会发现者是具有一定体制经验的政治敏感者,能够及时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二)投资开发与经营计划实施的组织者 投资开发与经营计划实施的组织者是在整个项目中人事各种管理工作人员的组合。在整个房地 房地产开发产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业主、承包商(包括分包商)、设计单位、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单位、监理单位等都有自己的项目经理部和人员,他们之间的各种管理工作的任务、责任和权力的划分,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共同形成项目管理组织系统。在这个项目管理组织系统中,业主建立的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经理部)居于整个项目组织的中心位置,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头决定性的作用。 在项目寿命期内,可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管理工作。

  1、前期策划阶段。该阶段项目者作为咨询工程师为业主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意见和建议。

  4、项目施工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等方面的工作,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施。

  5、欺瞒宣。这一工作主要是针对商业性房地产项目而言,其主要工作如下: (1)项目产品营销计划的策划(这一工作是在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2)项目产品营销计划的考核与评价。 (3)项目控制与调整。

  (三)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决策者 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决策者特别是决策领导者,是决策活动成败的关键。决策领导者对于决策的最终决断称为最终决策。最终决策是具有决定性的决策,它使决策从思想变为行动,认可能变为现实;它要对决策的后果承担直接的责任,因而是一种直接的、责任性的决策。由于在最终决策阶段中,需要领导者最终决断的方案,往往是多个并存,这些方案又往往互不一致,有的甚至完全对立,而对于方案的论证程度也不同,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甚至根本不成熟,方案之间没有可比性,从而使得决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加。因此,决策领导者特别是中高级决策的领导者,在决策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的房地产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决策活动中,决策者面对的是几乎永远不会完全相同的决策问题,必须经常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决策者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人是难以胜任的。这样就对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具备较高的决策素质的人才能比较顺利地履行决策者的职能。

  (四)投资开发与经营项目成功后的受益者 真正的投资开发与经营项目成功后的受益者不单纯指开发商本人,而是更大程度上讲项目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受益,最主要的受益者应该是从此开发项目获的生活工作便利的普通民众。

  (一)可行性分析能力 房地产经济活动,是个大量资金运动的过程,一旦作出投资决定,资金的投入就是一个难以逆转的持续过程。投资决策准确,是确保整个开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反之,投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重大损失。因此,慎重地进行决策,是房地产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必要前提。要保证投资决策成功,就必须在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研究。

  1、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的重点在于估计市场对于投资计划中拟开发成为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强度以及竞争环境的分析。对市场所做的研究有利于正确估计未来房地产的收益,进而有助于投资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能够正确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

  2、财务分析。 投资者经由市场分析估计未来房地产的收益,进而估计出未来的现金流量。因此,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经由现金流量的估计,计算出预期报酬率,并以所得的结果与要求的报酬率加经比较来判定这项投资是否可行。此外,财务分析并对投资的风险进行估计,以判定面临的风险与预期报酬是否在投资者所接受的范围内。

  3、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一个综合的步骤。投资者除了利用前述市场分析与财务分析的结果,研究和判断其可行性外,还要进行相关的建筑与土地使用等法规限制的研究,以了解投资计划在法规限制上是否可行,以及目前的产权形式与产权的取得是否可行。而且对房地产开发的庞大资金来源是否能取得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

  1、房地产政策主要涉及两个主管部门: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做为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决策者可以关注这两个部门的网站(地方的查看省级对口厅局),通常最新的政策会及时出现在上面。

  2、关注房地产法规大全之类的工具书,一般来说重要的的规定都会罗列上去。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的部分规定会被修改甚至废止,这就需要平常多留心,多关注新闻媒体,防止把废止的法规当现行有效的来使用。

  包括根据市场状况及可能条件采取的各种促销手段,以及如签约、收取订金、过户登记等具体手续。

  由于房地产金额庞大,在促销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替买者安排有利的融资计划以吸引买者,因此融资特别是购房抵押贷款及各项分期付款的活动也会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在这一阶段中,某些已开发完成的房地产,如果不是以销售为目的,或者因销售状况不理想,也可以把这部分房地产作为物业进行经营,即以经营谋利为目的。

  一类是将房地产出租给他人,并定期收取租金获取收益。这类租赁的经营形态,投资者负担的管理成本较低,收益固定且风险较小,但是一般而言报酬可能较低。

  二类则是由投资者自己经营管理,此时投资者可能获取较高的报酬,但却须自行负担营运的风险,而且收益亦不稳定。已开发完成的房地产,在经营阶段要依据不同的经营形态,采取不同的管理活动,如维修、更新、保全、各种费用税金的缴纳与各种收入的收取、以及实际从事营业的必要管理活动等。

  此外,由于房地产是价高耐用的特殊商品,其维修物业管理不仅是房地产商品售后服务的必需,而且物业管理本身也已成为房地产整体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采取何种物业管理方法及如何真正搞好物业管理,也是房地产整个投资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

  整个房地产投资开发与经营的实际操作,就是房地产整个开发过程。对每一个房地产投资项目而言,它的开发阶段一直会持续到项目结束,投入和使用的建设开发期是相当漫长的。房地产投资过程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从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获得、建筑物的建造,一直到建筑物的投入使用,最终收回全部投资资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房地产投资的资金回收期长,原因包括:

  1、因为房地产投资开发与经营不是一个简单的购买过程,它要受到房地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的制约,如受到土地投资市场、综合开发市场、建筑施工市场、房产市场的限制,其别是房屋的建筑安装工程期较长。投资者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往往要经过这几个市场的多次完整的运动才能获得利润。

  2、由于房地产市场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市场,其复杂性不是单个投资者在短期内所能应付得了的。所以,一般投资者必须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辅助工作,才能完成交易。这样,又会增加一定的时间。

  3、如果房地产投资的部分回收是通过收取房地产租金实现的,由于租金回收的时间较长,这样更会使整个房地产投资回收期延长。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始于1998年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在银行金融创新与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国内房价快速飙升,房地产市场利益越来越不平衡,国内房地产市场所聚积的风险不断上升。如今房地产市场问题已不再仅仅是某个行业的问题,或者说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上升为国民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所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在所难免,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到让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房价问题的关注。

  虽然房市调整可能在所难免,但调整深度应该不会太大,尤其不可能出现日本或香港那样在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后房价出现暴跌的现象(日本的商用地产价格在1990―2005年间跌掉了80%,而香港的住宅价格指数在1998―2003年间则下跌了近70%)。从中长期看,中国居民的潜在住房需求还相当庞大,房地产市场应该还有数十年的稳步上升行情。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房地产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房地产产品从开发建设到生产竣工,并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实现房地产产品价值,满足社会对房地产产品需求的重要经济活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与其他商品的开发、经营相比,具有涉及范围广、经手环节多、形式多样等特点,因而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会表现出难度大、风险高以及受政策等因素影响更强等特点。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活动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环境不够,绿化不够。用户购买房地产产品重视的不再只是住宅及商业房产品的单体质量,小区周边的人文环境及文化设施数量、品位等,已经成为用户购买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住宅的空间类型少、造型单一、结构不合理,只能达到简单的居住要求,不能满足用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用户的生活品质难以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力求在小区布局、建筑外型、色彩、内部结构等产品品牌方面进行创新,标新立异,创建群众喜欢的产品品种。

  (3)过去的房地产产品仅仅满足了用户的居住功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信息化的房地产产品也是产品功能创新的具体表现。

  房地产的开发经营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简单的依靠土地、资金进行的房屋建设和销售活动。我认为应该是通过对房地产产品进行创造性、计划性的生产,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并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因为房地产企业生产的是一种与人的生存利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产品,它是一个人一生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体现,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消费支出,也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项目。如果开发商仅仅认为建成了一个小区就达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目的,就大错特错了。房地产企业的创新不应该始于产品,而是来源于观念,它应该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提高、改进,开发出更加适应人们生活需求的房地产产品。

  技术创新包括户型创新、服务创新、功能创新等。目前,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逐步提高,单一的房地产产品已不能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高标准的规划、合理的户型设计、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新的施工工艺的创新应用及小区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物业管理项目的创新,是当今用户选择产品的重要考虑因素。市场是检验创新的最好标准,不断寻求用户新的潜在需求,在开发经营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调整,把握市场的脉搏,才能走在市场的前面。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活动涉及房地产的全部生产过程以及与其他经营企业之间的经营活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开发与经营的环节多,参与的部门多,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就能导致整个投资计划的失败。掌握开发与经营环节的关键,协调各项工作的关系,对企业不利的环节或部门进行整合,对策划、组织、协调工作进行创新,为决策者提供更丰富的决策依据,降低投资风险,是管理工作创新的目的。

  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且也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企业要保持并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不断创新。实践证明,谁能在创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占先机,掌握优势,赢得主动。

  总之,创新不仅从户型、服务、功能等方面创新,更要从管理上创新,技术创新必须与体制创新相辅相成。

  (1)因地制宜,提高产品的环境和品质。建设健康环保的小区环境,打造绿色品牌,创造绿草成茵,树木花卉繁茂的外部景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家园。

  (2)组织营销重视并运用新的经济信息服务手段,寻求多样化、新雅化,例如特色营销、合作营销等。

  (3)要与新的经济体制相结合,在组织结构、内部资源管理及运用上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反映能力和清晰化的处理上。

  (4)在经营模式上,传统的开发经营模式在市场繁荣时期比较容易生存,但这种模式面临着负债率高、存货量大、现金流量刚性、反周期能力差等问题,致使核心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应该把传统的全能开发商所做的各个环节,如土地购买、房屋销售、物业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以至于全球化。

  (5)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规模化管理,房地产应尽量成片规模化的开发经营。这样可以发挥建筑材料、设备集中采购的低成本优势,固定成本的分摊优势。使产品价格降下来,同时又能争取房地产开发利润的最大化。

  主要是选好施工单位抓好各种工序搭接的总进度计划设计,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工程的建设。工程实际施工进度要不断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若出现滞后的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赶上,因为相当一部分的建设资金主要由银行借款解决,工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财务成本问题,即直接影响到开发的总成本。同时,工程建设进度也为工程的预售创造条件,工程进度快就可以争取尽早预售,尽快让投入的建设资金回笼,并能确保按预售合同所签订的交楼时间如期交付使用,不会引起各类赔偿、罚款等经济纠纷,影响楼盘声誉及公司的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企业都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为目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房产商以优秀的人力资源为基础、以不断创新的施工技术为依托、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为核心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中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即在规划设计、开发运营、施工建设及物业管理阶段以控制成本、进度、质量为原则持续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并不断提供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论文摘要:连锁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模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的主流模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房地产的关系,甚至创造出“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本文基于连锁经营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连锁企业实施房地产战略的背景及应用,以期使连锁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组织模式和经营方式,展现了其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现代商业的主流模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了与房地产的关系,不但在房地产的经营中广泛采取了连锁经营的方式,而且在连锁商业中,房地产经营已成为连锁企业的主要收入渠道,麦当劳公司的收入90%来自于房地产经营,我国发展最快的大型连锁商业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均通过房地产辅助其扩张,甚至创造出了“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因此,连锁经营中的房地产战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一般认为,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的店铺里,出售某一种(或某一类、某一品牌)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这种经营模式即称之为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商业制度的创新,被誉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自1859年美国出现第一家连锁企业——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后,连锁经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欧美国家,连锁经营占到整个零售商业的60%-70%,销售额占90%。美国连锁大王“沃尔玛”公司,其销售额已连续七年超过美国通用和微软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一名。

  标准化。标准化即指经营的商品、服务、企业整体形象的统一而标准化。连锁企业拥有统一的企业名、企业徽,统一的建筑形式、统一的店堂陈列、统一的广告宣传、统一的服饰等。连锁企业经营的商品具有同类性,服务的水平和风格也完全相同,从而树立了统一的企业形象。

  专业化。专业化是指连锁企业的商品采购、储存、配送、销售及经营决策等职能的相互分离而专业化。连锁企业对业务活动进行了详细分工,甚至每个人的职责都趋向专业化,使其职责分明,各负其责。通过业务活动的专业化,从而保证了连锁经营各项活动的决策正确以及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集中化。分工越细的体系就越需要集中化管理。连锁企业实行集中决策和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即销售计划与经营战略、店铺选址、员工教育、商品采购等,均由总部负责;广告及信息也都由总部控制,形成一整套的决策管理体系。连锁分店负责商品销售及提供服务。通过集中管理,实现连锁企业的统一经营。

  简单化。连锁企业在业务操作规范上化繁为简,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过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连锁企业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操作规范简单而好记,容易掌握,从而保证了连锁企业服务的标准化和工作的高效率。

  规模化。规模化是指连锁企业在销售网络上、商品采购、商品配送、企业人员培训、销售广告等各种经营资源方面的规模化利用。连锁企业必须是若干个企业(店铺)联合而成的,形成规模经营,单个企业不能称之为连锁经营。如沃尔玛全球有4000多家分店,麦当劳有30000多家分店。连锁企业通过大量采购,从而降低商品进货价格,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统一管理、标准化经营,使各分店商誉共享、经营管理技术共享,降低了经营费用;数量众多的销售网络,大大增强了销售能力。规模化为连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所以,连锁经营从本质上看,是把独立、分散的商业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覆盖面很广的大规模销售体系。它是现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理论在商业领域里的运用。连锁经营这一新型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以其自身的特点,发挥着巨大的“魔力”,掀起了现代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连锁经营的开店战略。开店即开设新店,增加新网点,以扩大营业规模和销售能力。连锁企业只有不断开新店,才能扩大营业规模和销售能力,降低进货成本和管理费用,发挥规模效益,取得快速发展。

  而开新店,首先就要确定开店的业态,即要开一个什么类型的店、经营什么、以什么方式经营?开一个与原有连锁经营体系相同的店还是开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店?零售商业的业态有很多种,分为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大型超市等18种。但从总体上分为有店铺经营和无店铺经营两种业态。有无营业场所和营业场所的规模、结构不同,则连锁分店的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商品销售方式、服务功能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连锁企业开新店,首先必须确定开店的经营业态,以确定连锁企业的经营目标。

  就目前世界范围零售业态的分布来看,有店铺经营是零售经营的主要业态选择。显然,店铺的开发和建设是有店铺零售店的首要任务。铺面规模、结构会影响连锁经营的规模、商品结构和经营方式以及服务方式;铺面建设资金的占用量会影响连锁经营体系流动资金的使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铺面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会影响连锁分店的开业时间是否正常和连锁体系的开店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而店铺的开发和建设就是连锁店的房地产开发,连锁经营的开店战略从本质上讲就是房地产开发战略。

  连锁经营的选址战略。连锁企业的选址战略,就是要确定店铺的选址标准、开新店的条件、商业区选择、商圈调查、商圈市场评价,从而确定恰当的业态、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营业面积、有利的商业和购买环境,使店能够经营成功。而这一切,正是商业房地产开发的要求。商业房地产开发符合了连锁经营的要求,才能给连锁店今后的经营带来便利条件,如果商业房地产开发不符合连锁经营的要求,店铺选址不当、建筑结构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大或过小、购买力不足、交通不便、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等,都会给连锁店今后的经营带来致命的影响。因此,选址是连锁经营成功的秘诀,选址战略是连锁经营的重要战略。而连锁经营选址战略从根本上讲就是商业房地产开发战略。

  连锁经营的网络战略。营业网点多、销售规模大是连锁经营的最大优势。连锁经营必须开发许多的网点、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具有规模效益,发挥规模优势。而规模的扩大,仅仅依靠扩大经营范围和商业促销已经不能奏效,只有依靠网点的增加,在更大地域范围、更多目标顾客市场上,不断增加新网点,扩大销售网络才能实现。因此,连锁经营实质上是网络经营战略。不断地在更大地域范围、更多目标市场上选址、店铺设计、建设及装修、开业,这就是商业房地产开发。

  连锁经营的资本运营战略。美国贸易法规定:连锁店是至少有在一家总店控制下的10 家以上的经营相同业务的分店。英国则认为,连锁店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标准:单一所有,即一个公司或一个合伙店或单个业主所有;集中领导,统一管理;设立的店要相同;有10个以上成员店。日本“连锁店协会”则规定“连锁店是在全国拥有11家以上的商店,每年销售额不少于10亿日元零售额的店”。

  从以上世界各国连锁经营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连锁经营是规模化的经营,通过规模经营来获取规模效益。连锁经营是商业资本集中、垄断和扩张的产物。而其中,房地产是其最大的资本。因此,连锁经营战略首先是房地产资本运营战略,其房地产运作的好,连锁经营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其房地产运作的不好,将导致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失败。

  1.为了推进连锁事业的发展,需要连锁总部提供房地产支持。房地产开发是连锁经营的先决条件,没有经营场地无法开展经营。而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用于土地购置、店铺建设和店堂装修,少则上百万,多则上亿元。而且连锁店要不断的开设新店、增加新网点或吸收加盟店,以扩大规模获得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为了减少资金压力,有些连锁企业不是自己买地开发,而是采取租用的方式获得经营场地,甚至与地产商合作经营。而对于更多的加盟商来说,他们往往既缺加盟金、更缺建房款,正是资金的困难限制了事业的发展。为了推进事业的发展,也需要连锁总部提供房地产支持,加盟店只需缴纳少量的房租就可开业。麦当劳就是借此方式而实现了加盟店的迅速扩张。

  2.房地产的稀缺迫使连锁企业必须开展房地产经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土地成为稀缺和珍贵资源,地价飞涨,土地竞争十分激烈。连锁店为了开新店,纷纷在各个城市圈地布点。但是,由于土地竞争激烈,好的地块早已拿不到,即使是拿到了,拿地成本也很高。而零售商业又十分强调在城市商业中心、人口稠密地区、交通便利地区开店,这些地区往往是城市土地资源最少、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因此拿地成本就最高,甚至是天价土地。再加上不断上涨的建筑材料费、人工费等,使得开店的成本越来越高,经营收益弥补不了涨价的损失,企业无法承受。在我国每年递增5%至10%的房租成本,已成为企业开店的最大难题。这就迫使连锁企业不得不考虑房地产开发的问题,考虑如何才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较好的位置和良好的经营环境。

  另外,房地产价格的快速的增值保值性,迫使(或者说是吸引)连锁企业开始考虑投资房地产业。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连锁企业自己开店的需要,而且还可以通过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消除地价的上涨、增加房租收益,增加连锁店的总收益。房地产高达20%-30%的毛利率,使商业地产成为商业资本又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

  这也是很多连锁商业与房地产经营联合的主要原因,许多连锁店同时成立房地产公司,许多房地产公司也同时经营连锁商业,“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在商业和地产界已开始流行。麦当劳的快速扩涨就主要依靠麦当劳房地产公司的运作,我国国美集团也拥有鹏润房地产公司。如果没有房地产运作的支持,国美电器要实现2003年后连续四年的利润暴涨和国美股票上市,几乎是不可能的。

  3.零售经营的特殊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零售店获得经营场地的方式有两种,自建开发或租赁经营。自建开发,往往得不到好的地块,或拿地的成本过高,影响连锁企业的开店步伐和经营收益。通过租用经营可以找到好的位置(因已经有房地产公司先抢到好的地块进行了商业开发),但由于房租上涨过快,经营利润会被涨租吞掉;并且无法对店铺进行改造,租房的结构、布局甚至水电设施,都会对连锁经营的商品构成及经营方式带来很大的限制。因此,是自建开发还是租赁经营,必须与连锁经营的整体战略联系在一起考虑。而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也必须与商品经营的需要相结合。我国商业地产空置率高达30%,商铺销售后期经营不佳,其主要原因就是地产商脱离了商业经营的需要,单纯搞房地产开发,商铺的规模、结构不适应商业经营的需要造成的。所以,房地产战略是连锁经营的必然要求,商业房地产开发必须与商品经营相结合。

  美国的麦当劳(mcdonalds)原来只是卖快餐的,但当它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造快餐的程序、店面摆设的规则、店铺选址的秘诀,并最终利用麦当劳的牌子以特许经营的方法扩张时,麦当劳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家经营房地产的店。麦当劳总部如今基本上不具体经营快餐业务,而更多地分析哪个地段是一个城市将来人流最旺的地方。论证完毕后,就买下看中的地块并建立快餐店,然后寻找特许经营的合作伙伴,将快餐店租给他们经营,向他们收取特许经营费和这块商业旺地的铺租。只要承租的加盟者能够生存, 麦当劳至少可以在房地产上赚取 40% 的利润, 而且随着物价上涨, 麦当劳的租金只涨不跌。

  以租赁为主的房地产经营成为麦当劳主要的盈利模式。由于加盟者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3万美元的土地费用和4万美元的建筑费用,也常无力争取贷款,麦当劳公司就负责代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开店地址,并长期以低价承租或购进土地和房屋,然后将店面出租给各加盟店,获取其中的差额。这是麦当劳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实质是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为实施房地产策略而成立的公司)用各加盟店的钱买下房地产,然后再把它租给出钱的加盟店。这种房地产经营策略,实际上是把第一债权人的权利转让给了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以使它能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资格。这既解决了加盟者开店的资金困难,又增加了麦当劳公司的收入,同时,通过控制房地产,更有利于麦当劳加强对受许人的管理。资料表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麦当劳的近万家餐馆中,有60%的房地产权属于麦当劳总部,另40%是由总部出面向当地房地产主承租的,使麦当劳成为全美价值最高的零售房地产公司,仅在帐面上,就值41亿美元。麦当劳收入的1/3来自直营店,其余来自加盟店,其中,房地产收入占这部分收入的90%,由此,房地产收入成为麦当劳的主要收入。如今,麦当劳有30000家快餐厅,其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麦当劳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分店,在北京东单大街与长安街接口处的黄金地段。20世纪80年代末麦当劳进驻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土地可以转化为资本,后来王府井的改造使麦当劳仅因拆迁而得到大笔的土地补偿,此时人们才知道麦当劳投资房地产眼光的犀利。

  其实,在地产中淘金的非地产企业,远不止麦当劳一家。如世界第一、第二大零售连锁商业沃尔玛和家乐福,以及国美、苏宁等国内的很多品牌零售店,其实就是商业用房的最大房东,因为这些店是一个知名品牌,同时它要的商业用房的量很大,所以他可以用一个很低的价格租到房子,如沃尔玛的租金就比其他中小零售商低20%-80%。由于沃尔玛是一个品牌,对地段的商业前景有较专业的分析,所以可以用比较高的价格把店铺分成很多块租给小业主,租金差价就是这些店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因而,这些零售店不仅仅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赚取利润,而且以自己的方式经营房地产赚取巨额利润。

  目前,我国连锁业的发展正处在快速扩张,遭遇国外跨国连锁集团的渗透,竞争激烈和地价飞速上涨,经营成本过高的不利环境下。连锁经营中的房地产战略,给我国连锁企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利于困境突围的经营之道。

  1.李晋源.从一到无限——连锁店的经营与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房地产作为房地产开发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近年来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传统的住宅项目开发转向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以期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之间的竞争日显激烈。政府部门也认识到商业设施对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采取措施推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首先概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的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力求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

  房地产开发是现代市场发展中的经济活动,它直接从事土地与建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直接进行包括住宅、厂房、库房以及商业、办公、旅游、餐饮、娱乐等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所需房屋的建设,以及土地的开发,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保证。作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的对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般特点概括如下:

  土地开发、房屋建设及使用,均具有不可变动的地理位置,在开发项目时必须考虑到地区差异,考虑到就地开发土地,就地建房,就地经营销售,就地使用获利的可能性及投资收益。

  房地产业属资金密集性产业,开发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有很高的要求。

  土地及建筑物作为项目开发的内容,一般体量较大,工程建设进度有其客观规律性,有相应的时间要求。另外,项目开工建设前的有关手续繁杂,也影响着项目开发周期。完成一个开发项目一般需要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房地产开发作为特殊的经济活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开发活动和过程,事关国民经济(如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发展规划等)和国计民生,必须也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从项目立项开始,房地产项目的各开发环节都有直接约束和控制。如项目开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服从城市统一规划,遵守城市建设法规,房地产售价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调控等。

  这与项目开发受法规政策严格约束的特点直接相关。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来看,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部门很多。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全部开发过程涉及到计划、土地、规划、建设、消防、交通、教育、人防、环保、市政、城管、园林、卫生、技监、质监、安监、墙改办、房管等众多部门,项目建设环节多,而且各环节不可或缺。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大,开发周期长,项目资金来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开发商自有资金来运作,大量建设资金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其中又往往以银行债务资金为主。

  从房地产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到项目建成竣工可以交付使用,这一期间大量的是资金投入,只有等到所建商品房开始预售、预租才能实现资金回收,而且出售、出租本身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收时间较长,慢。

  房地产项目投资与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投资有一个显着的区别,即一般工业项目是先投资,再生产产品,而房地产项目投资的过程本身就是房地产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房地产项目总投资即为房地产开发产品的总成本费用之和(自营自用情况暂不考虑)。房地产项目总投资包括开发建设投资与经营资金两大部分,在项目财务评价时与项目的总成本费用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环境及市场调研、精心的规划设计、高标准的工程施工、专业化的营销策划、细致的全程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要求很高。

  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以上特点,也就相应决定了其投资风险较大。如由于开发周期长,很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影响;在项目建设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有可能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项目的投资额;当公共利益需要时,可能遇到强制性征收、停止使用或限期拆除情况等。

  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分为很多种,由于项目用途、内容、规模、要求不同,以及建筑物本身的造型、装修、结构、设施配套等不同,各开发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类项目,由于项目所在的区位、环境等条件不同也会产生相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水平及投资效益。

  正因为房地产项目具有前述特点,其投资决策尤为重要。在这里将项目决策的多专业协同也作为一个特点纳入进来。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完成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协同作战,实际上也是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如需要市场研究人员调查项目投资环境及市场状况;需要营销人员确定市场需求偏好和营销方案;需要规划设计人员提品建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提出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进度预测;需要造价人员估算投资;需要财务分析人员提供融资的可行性和项目的盈利性预测;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前期介入;还需要能与上述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并能整合他们思想的综合人才等。

  目前国内对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在国家建设部按用途对房地产项目划分的九大类型中,商业房地产项目主要指零售批发商业,包括商场、购物中心、商业店铺、超级市场、批发市场等。而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有时将商业房地产涵盖的范围扩大,除零售批发商业房地产外,还包括餐饮、娱乐等其它营业性、经营性房地产。鉴于商业有广义(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与狭义(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之分,本文对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研究侧重于后者,即以狭义商业为基础,主要指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零售批发商业经营场所的开发,与国家建设部关于房地产项目九大分类中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范围一致。除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外,以下主要从顾客构成、项目选址、定位规划、经营方式、资产经营、竞争风险、城市功能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阐述商业房地产项目的主要特征。

  商业房地产项目与其它房地产项目的显着区别之一就是其顾客构成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承租或购买商业用房的经营商户,这个层次的顾客是开发商的直接顾客;第二层次是前来商业区购物的终端消费者,这个层次的顾客是经营商户的直接顾客、开发商的间接顾客。在第一层次中,还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前来购买商业用房的是投资者,而不是真正的经营商户。这些投资者看中了商铺未来的升值潜力,先期购买产权,然后转租给经营商户,立足长期稳定的回报,或者见机抛售,获取收益。

  这两个顾客层次与科特勒将营销环境中的市场分为业务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相类似。对于开发商来说,第一层次的经营商户(业务市场)固然重要,毕竟项目收入直接来源于承租或购买物业的经营商户,但项目整体的发展还是有赖于第二层次的终端消费者(消费者市场),因为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经营商户承租或购买物业的行为,进而影响项目收益。此外,开发商对于第一层次中的投资者需予以足够注意,若投资者过度,将不利于项目长远运营。

  所有房地产项目都存在项目区位的分析与选择,包括地域与具体地点两个层次的分析与选择。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来说,尤其要重视这项工作,并需按层次进行渐进分析。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运营直接面向购买商品的广大消费者。不同城市或地区的经济总量、社会发展、人口数量、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影响项目可达到的市场目标。根据有关宏观指标数据,在行业内人们往往将城市划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等不同层次,这其实就反映了不同城市或地区的消费市场容量水平。项目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项目运营所可能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的总体状况,包括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项目发展影响巨大。

  一个城市或地区选定后,就需考虑项目的具体地点。顾客在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往往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地理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场址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若项目所在位置无法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经营商户自然就不会前来承租或购买物业,也就无法实现项目收益。优越的项目区位是商业房地产项目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对于商业房地产项目来说,潜在的直接顾客(即经营商户)包括百货公司、连锁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个体经营户等不同的经营主体,另外往往还有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等机构,既有外资、国资,也有民企、个人。各经营商户的经营内容、经营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应对物业的需求呈个性化。同时,商业房地产项目还要面对广大的终端消费者,这一层次的顾客结构更加复杂。因此,若在项目前期还没有找到有意承租或购买物业的经营商户(如果有,项目的开发建设就可以按经营商户的需求进行,也可称之为定制),项目在市场定位上需最大限度地确定主要顾客方向,项目的开发建设需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已基本设定市场目标前提下,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更加追求整体性,体现在项目前期的策划定位、中期的开发建设和后期的经营管理全过程,需要整体策划、整体定位、统一推出,尽可能避免单打独斗、零散开发、零散租售,否则会破坏整个商业项目的完整性、协调性及对外形象。

  考虑到商业房地产项目具有公共服务的特点,在具体规划设计中需特别注意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设计,强调功能作用、引导作用、服务作用,确保商业运营所要求的大规模人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运转。

  不同于住宅等主要采用开发销售的模式,商业房地产项目采用的经营方式更为多样,在出售和出租两种基本模式基础上,包括整体出售、整体出租、出售出租混合、出售自营混合、出租自营混合、出售出租自营混合等多种方式,另外还有售后包租、售后托管等其它形式。实际上,大中型商业房地产项目很少采用直接销售,而以混合型运营居多。此外,项目是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租售的对象可以是直接经营的商户,也可能是本身不经营而准备二次转租转售以谋求收益的投资者,这里面的经营方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经营方式的多样性使得经营方案的比选成为商业房地产项目决策分析和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出租获得持续收益,还是通过出售获得一次性回报,以及各经营方式如何有机组合,需要综合考虑资金压力、自身经营能力、市场接受程度、近期与远期利益等各方面因素。此外,拟定经营方案下的财务收益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房地产项目建成后,不再仅有物业管理,更多的是一种资产的经营。对于开发商来说,住宅开发销售的模式决定了其资产难以实现增值(销售完毕就意味着开发结束),而商业房地产项目具有长期经营的市场需求,既可以通过出售获利,还可以通过出租或其它经营方式获得长期的利润回报,在长期经营中实现资产增值。

  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搞好了,可以满足企业在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如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持一定稳定的现金流、实现经常性回报、增强融资能力等,并能以此固定资产作为更多机会发展的基础,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商业房地产项目在资产经营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正基于此,项目的成功不仅仅是所开发物业的出租与出售完毕,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还体现在所定位商业的运营成功。

  总体而言,商业房地产项目相对于其它一些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较高。但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建成后,项目本身没有明确的租约保障,没有固定的消费对象,项目的发展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项目运营收益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环境条件、营销策略,还取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的重心、人们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需求变化等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水平。基于商业本身竞争的激烈性,商业房地产项目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投资风险相对较高。

  一线城市主要是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由于其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其他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这就导致其房地产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况,房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各地政府在近几年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建筑用地存量不足和政策的限制导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建筑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内没有新开工项目,这就对在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房地产开发类人员过剩,而房地产建成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和物业管理人才短缺。

  二线城市主要针对GDP大于5000亿元的城市,例如杭州、苏州、重庆等。这些二线城市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其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去存库速度较快,房价也是不断增长,总体形势良好。对于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在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方面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较高,发展空间大。相比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就不太乐观,这些城市的GDP处于5000亿元至2000亿元期间,由于其城市的发展潜力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对人口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因素导致房地产库存量较高,新增建筑面积减少。对于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目前处于十分困难的环境。

  所谓新常态,主要指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靠劳动力、资本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向靠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的集约式发展,即转型升级。新常态不像过去一味追求总量扩张,它更加重视有质量、均衡、可持续的增长。在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的经济环境与发展环境都会发生变化。

  新常态下,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城中开发机会已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在城市周边进行开发,例如北京,新建开发项目甚至已经扩展到相邻的河北省与天津市。因此,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开发空间会逐渐变小,需要从项目的前期开发逐步转移至项目后期的经营管理上。同时,由于信贷难度加大,成本上升,房地产企业会对于前期资金投入更为慎重,对后期项目能否良好的运营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

  对于二线城市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依然围绕着开发与经营同步进行。在保证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后期经营管理,提升项目的品质,总体发展形势良好。对于三线城市来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去库存压力较大,在限制新项目开工的同时,将加大政策引导,加快去存量将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望在未来几年扭转目前不乐观的形势。

  目前,全国共有38所高等院校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包括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涵盖经济、管理、规划、施工等多个专业方向。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房地产、投资、咨询、设计、施工、金融与保险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开发、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工作。

  1998年我国启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及课程设置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从目前看,我国各高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及课程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见表1),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或方向分别设置在不同学科下,这也正反映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性。

  对于房地产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多数高校依然将专业知识教育、实践培训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多以专业分类,各团队由“专业系主任+各课程教师”为基础构建教师团队。教师毕业院校包括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

  授课方式以教师面授为主,配合一些小组讨论,对于一些特殊课程,以少量的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具体方式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在评卷时任课老师按照“标准答案”分步骤评分。考试成绩主要有三部分,分别为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成绩组成,最终成绩将由这三部分进行加权得出。

  培养目标较多,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较高,没有考虑到学生素质差异的现实情况。培养人才形式单一,局限于应用管理型人才培养,没有对有意愿从事科研同学的提出具体培养方法与手段,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缺乏侧重点的培养,培养人才同质化较强。

  课程设置涵盖内容较为丰富,但是缺乏侧重点,没有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课程,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具体的专业性。新时期下,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相关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金融学、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等。对于不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没有具体分类,实践课程设置不足。

  教师基本有国内各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缺乏对国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同时,由于本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较强,对于师资力量的配备要求也比较苛刻。不仅需要教师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需要将其与房地产相结合。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教师团队的构成都是以院校自身情况和专业课程为基础,没有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现实要求以及交叉性学科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往往出现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专业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填鸭式、书面式教学方式依然常见。

  人才培养以上课为主,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媒体课件往往成为了电子版教材,教学缺乏吸引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存在形式化,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考核体系不完善,仅仅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导致学生考前突击情况经常发生,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没有扩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成绩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物业管理业的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随着一线房地产开发建设高潮期的结束与三线城市去库存压力的不断加大,房地产业将迎来一个存量经营管理时代即物业运营管理时代,这里的物业运营管理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及设施设备管理,也逐渐兴起了房地产资产管理、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等综合经营、管理等服务,贯穿于房地产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相关的经纪、评估、咨询等将成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重点。

  房地产开发行业本身变化带来专业建设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从根本来讲依托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时期下,我国居民消费将从传统的重衣食过渡到重住行,表现在房地产行业就是从住宅房地产至商住地产、养老地产;从办公地产至商业综合体;从购物娱乐地产至旅游文化地产、休闲地产的多业态、混合业态不断演进,这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居民储蓄水平和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与传统的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供求、开发模式、商业盈利模式相比,未来的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要以经营管理为主线,结合工商业项目、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多元化、专业化人才。

  对于新时期下,房地产行业的分工会日趋细化,管理理念更新速度加快,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教师团队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体系,更要教授符合发展趋势的知识理念。为此,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学习型团队是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学习型团队通过营造整个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这种教学团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表现,不断升级团队的教学能力。

  在新时期,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专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企业融资成本与难度的增加以及融资方式不断的更新升级,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之前依靠土地升值盈利转变为依靠赚取资本回报盈利,从单一的银行贷款转变为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强大的金融运作能力,则只能赚取房地产建设相适应的合理利润而不是超额利润,只能依靠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融资,这将会对制约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更需要培养既懂房地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又精通现代金融学的高级人才。

  结合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局限于的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等,而是更多的倾向于项目后期经营管理、资金运作、物业服务等方面。因此,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侧重以上这几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定向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培养目标,在满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依据培养目标进行相应课程的安排,使学生的学习达到全而精,广而深,通过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专业方向的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满足新时期房地产行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可以把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理念、资金运作管理、房地产产品开发与营销、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专业技术资格日趋看重。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结合资格证的考试而进行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可以与历年的考试重点结合在授课中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对于新课程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不动产专业、伯克利加州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纽约大学金融系等知名院校。健全R悼纬蹋适应新常态下房企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的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可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论坛、讲座,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前沿学科知识,鼓励教师们多参与各类教师技能比赛,在比赛中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方法进步,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团队的内部交流会,将自己有效的教学经验方法传授于大家,使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也可以通^类似学生交流的方式,与国内外房地产专业知名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引进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把课本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明白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出发,注重交流和讨论,推行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方法,重视合作学习。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注意给出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和企业进行互动式办学,学校可以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些专业咨询意见和企业培训,而企业负责人可以导师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于考核方式,将考核与考试、检查与测评结合起来,综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对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理论进行考试,又要对其资料的收集、课堂讨论、实践情况等进行考核,把平时的成绩融入最终成绩中,减少理论考试在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加强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使学生转变观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不搞考前突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力不放在应付考试上,能够更广泛深入的拓宽学生知识面,教会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加高效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1]曹飞.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经济,2014,(11):113-116.

  [2]李公产.应用型本科院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4,(22):83-84.

  [3]宋春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130-131.

  [4]宋春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08):128-129.

  [5]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43-145.

  绿色营销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为第一宗旨,是社会营销观念的具体化,系统化。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的诞生正是基于绿色营销观念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以及建筑业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房地产企业价值的提升。房地产企业能否在营销活动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否向消费者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利于节约环保的产品和服务,能否引导并满足广大消费者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这些都是绿色营销策略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营销组合手段才能实现社会效益、消费者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协调统一。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其营销哲学思想基础,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统一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观主要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理念。它充分关注自然生态平衡,重点是按照节能环保与低碳、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房地产绿色营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稳定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营销组合手段来满足绿色消费者对绿色住宅的绿色需求,以实现社会效益、消费者效益和企业效益的三者协调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稳定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环保技术、绿色营销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经营方式。房地产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房地产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企业在与外部环境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实现房地产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房地产绿色营销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房地产绿色营销策略融入绿色环保观念。房地产企业以生产绿色住宅、实行绿色管理、制定绿色价格等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第二,四维的营销视角。传统的房地产营销仅限于房地产商与买房消费者的二维视角,而绿色营销将生态环境与社会公众利益也纳入营销范围,营销视角扩大,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第三,强化了房地产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传统的房地产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弱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造成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的局面,绿色营销重新使得企业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由于中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与发展速度过快的原因,导致目前中国房地产业市场发展很不完善,而作为营销策略的绿色营销更是近几年的事情,所以发展不充分,尚存在诸多问题。

  1.关于房地产业绿色营销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因为起步晚、发展迅猛的原因,导致了目前中国关于房地产业绿色营销的法规、法制建设不完善,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关于房产的绿色开发技术、绿色房地产品的评估认证等制度不健全,政府对绿色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在发展如火如荼、却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的房地产业中宣传绿色环保的意识淡薄,部分房地产企业利用有关环保法律的空子进行欺骗消费者的不法行为。

  2.房地产绿色营销没有充分发挥其外部性作用。房地产绿色营销是一种外部经济,房地产业在对其产品进行绿色营销的同时,也会给其他企业和居民带来额外收益,共同分享绿色营销创造的美好环境。而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在进行绿色营销的同时还是囿于传统营销思维,过于重视产品带来的直接收益,而忽视绿色营销所带来的无形的或潜在收益。

  3.房地产绿色营销处于重量不重质。当前追求房产品的销售数量仍是实施了绿色营销策略的房产企业的重任,导致房产企业开发的绿色产品不能完全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的需要,反而通过炒作“绿色”来扩大其销售量重视短期收益,实质则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4.房地产绿色开发技术发展缓慢。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起步晚,而绿色营销更是近几年才进入中国,所以绿色技术发展程度有限房产开发,开发产品品种量少质差,而且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很少,研发费用不足,面临资金瓶颈。

  1.政府应适当给予绿色房地产企业补贴,鼓励房地产企业绿色技术能力的提升。为鼓励房地产企业积极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可考虑对实施绿色营销的房地产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信贷优惠,以鼓励其开展绿色营销。例如中央或地方的财政资金,可以用于鼓励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各级政府也可以建立各种形式的环保基金,用于支持当地房地产企业开展绿色营销。

  2.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实施绿色开发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形成房地产企业良好的绿色品牌。 “绿色住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较好的住宅。较高的绿化率只是“绿色住宅”内容的一个方面。“绿色住宅”是全方位、立体的环保工程,是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和平衡、多功能、环境好、科技含量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因此,绿色住宅以“以人为本”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旨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创造一个有利于居民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房产品是房地产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基础。一般来讲,绿色房产品应达到建材与能耗的节约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无害化、使用功能的人性化、建筑垃圾的无污染化等基本要求。

  3.重视绿色宣传,传播绿色文化,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刺激绿色消费。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科学,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等绿色配置以及智能控制、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建材等高新技术于一身,具有规划合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废物排放减量无害、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等优点。绿色建筑不仅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和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政府要重视对房地产绿色营销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传播绿色文化,增强消费者和开发商的环保意识。政府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利用公益广告以及环保组织等方式,把绿色住宅的优点传达给消费者,让他们意识到绿色消费的好处,带动和促使房地产的绿色开发和绿色营销,刺激绿色消费,让绿色建筑真正走进家庭,走入社会。

  4.制定和完善有关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的法规。由于中国的绿色住宅建设才刚刚开始起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还没有建立,有些已经建立的也还很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房地产绿色营销的广泛实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有关绿色营销的法规和制度,制定一些硬性规则和绿色房地产的验收标准,为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营造良好的环境,从根本上促进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推广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与环保法律法规和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相配套的经济、社会法规,规范绿色营销行为;三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使环保法规和绿色标准得到认真实施;最后,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把好绿色产品的质量关、价格关,保护绿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形成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

  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较快。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未来房地产发展中,绿色将成为基础条件,成为营销的必然条件,低碳也将成为制约经济的硬约束条件,绿色低碳将成为房地产产生价值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21世纪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方向应是节能、环保的建筑产品,从建筑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到运输、销售,从建筑产品到环境配套等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绿色化,即生产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品本身绿色化,倡导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节约能源和资源。建筑节能、环保关乎民众的生活,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生态节能、无污染的新产品,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异军突起。开展绿色营销是企业新的经营理念,是21世纪全球营销的主流。房地产营销企业应当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一套全面而系统的绿色营销战略。

  [1] 柯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绿色营销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 马芳芳.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房地产行业将正式执行营改增的新税制。房地产行业作为关系财政收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将其纳入营改增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上看,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具有避免重复征税、降低税收负担、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房地产行业消化库存、解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的重要作用。下面,本人对房地产行业营改增的意义进行具体阐述。

  当前,增值税、营业税与消费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且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三大流转税中最广泛的税源。其中,营业税主要涉及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增值税则涉及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中大部分行业。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属于第二产业,在营改增前主要缴纳营业税,但又可能在外购材料、设备、工程等环节间接缴纳增值税,而后又按照营业额征收营业税,这就带来重复征税的问题,损害税收中性原则。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统一缴纳增值税,其避免了以往可能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

  税收负担能够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与税务成本,它是房地产企业最为关注的税务问题之一。从科学税制的角度来说,不同税种应避免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重复征税。而房地产行业营改增这一税制的变化,将改变以往其双重征税及重复缴纳的行为,剔除了重复征税的因素,使得房地产企业统一缴纳增值税,且其能够享受到进项税抵扣的税务优惠,必然能够支持房地产企业税负的降低。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连接各主要行业的中间桥梁。纵观国外税务实践,增值税在所有税收中所占比重几乎最大,且也最容易形成完整的抵扣链条。从我国税务实践来看,我国当前正在经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阶段,如何实现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抵扣是此阶段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营改增前,诸如房地产行业等在缴纳增值税时因税制制约,往往不能实现税务抵扣,进而造成重复征税、税负过重现象的出现。换言之,残缺不全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制约了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和房地产行业等产业融合。然而,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与上游的原材料销售商、下游的购房单位形成了连续、完善的抵扣链条,不仅可以避免各个环节重复征税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各行业的有效融合,促进产业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企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我国政府直面挑战,不断促进地产模式优化和地产健康升级的战略部署,并适时推出了新常态下“消化库存”、“去杠杆”等关乎地产业稳健发展的政策,以期通过改革降低地产业高财务风险,调动地产企业活力,促进地产业成本要素优化与持续发展。随着2008年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房地产业出现了供需失衡、高负债经营等问题,特e是二三线城市,这些问题更加严重。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税制调整,利用营改增的税务政策降低该行业的税负,并通过进项税抵扣减少购买方的成本,这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消化库存,进而提升其绩效。

  营改增前,房地产行业主要缴纳营业税,而营业税大部分归属于地方政府,进而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营业税敏感性高,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使得财政结构扭曲。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主要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则严格遵循75%与25%的中央、地方分成比例,即多数增值税归中央所有。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从房地产税收中获得财政收入有限,且多数税收收归中央,切断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行为。综上,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的问题,进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的规定,此次涉及营改增的房地产企业,在纳税人分类、计税方法、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征收管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势必会对房地产企业自行开发销售不动产业务带来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相较其他行业,房地产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依存度较高,且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将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税务、财务影响。现实中,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行业壁垒相对较高,因而多数房地产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事实上,我国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材料供应商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个人工商户及私营企业。据中国房地产网公布的该协会调研报告显示,除钢筋采购外,64.3%的被调研房地产企业其他材料供应商无法为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上述房地产企业只有获得税法认可的进项税发票才能实现抵扣,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材料采购中又存在进项税发票难以获得的问题,这使得房地产企业可能无法获取应有的税务利益,甚至很可能造成税负的明显上升。

  根据新出台的税总函[2016]18号(《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缴纳所得税,其在房地产业营改增的范畴内。据统计,房地产企业开发总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20%-30%的比重,且这一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方面,我国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而自行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务用工,这使得其人工费用较高,但是由于劳务用工难以获取可用于进项税抵扣的专用增值税发票,同时在新颁布的财税[2016]36号文件中未将地产企业自行开发销售的人工成本纳入抵扣范围,因而即使在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该部分费用可能依然无法获得合理补偿;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统一调整至11%,其较以往5%的税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一旦进项抵扣这一优势难以发挥,可能带来税负不降反升的负面影响。再者,纵然部分房地产公司将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外包于其他企业,其上游建筑企业也会因人工成本无法抵扣而转嫁、加重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负担。总之,由于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在自行开发地产项目过程中无法对所占比重较大的人工费用进行有效抵扣,随之带来人工费用无法获得合理补偿的问题。

  利息成本是房地产企业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目前多数房地产企业在楼盘开发中采取土地与楼盘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的长期大额贷款,随之产生了较大利息费用。房地产企业具有杠杆经营的特点,贷款利息不仅构成了项目开发成本的重要部分,而且涉及金额往往较大,因而在“全面降低营改增税负”的总目标下,对房地产企业利息成本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是合理和必要的。然而,目前新出台的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下述两种利息及费用不得抵扣:“一为购进贷款服务(支付利息)的进项税额:二为接受贷款服务所支付的与之相关的咨询费等。”事实上,利息成本不能被合理抵扣,这将不利于推进房地产企业自身税负的降低。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利息难以抵扣将不利于其实现税负的降低。

  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前后税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房地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随着征收率的下降,税负肯定下降。而房地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却面临税负有可能出现上升的问题。一方面,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适用税率由之前的5%调整为11%,其税率增加了6%(11%-5%);另一方面,虽然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然而,在营改增新税制刚开始推行的当前,房地产企业可能难以获取充分的进项税发票,而11%的新税率下则可能导致这些房地产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

  据中华会计网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营改增后,国税与地税专管人员及企业财务人员对新税制变化显得明显应对不足。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而言,其专业素质与税务筹划能力尚不理想,整体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旦正式实施营改增,房地产企业财务人员很可能对新税制规定、要求等内容缺乏足够的认知,更不可能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灵活的运用。进一步来讲,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涉及到税种、适用税率、账务处理、征税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对于一般财会人员会产生较大的业务压力,且房地产行业营改增虽然于以往有所规划,当其并未进行实质性实施阶段,但本年2月总理确定5月正式执行地产行业营改增事项只有3个月时间,对于专业素质较差的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财务人员短期很可能无法有效应对。

  经上文探讨与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将可能带来进项税发票难以获得、自行开发销售的项目人工费用无法获得合理补偿、贷款利息不能抵扣、税负可能上升、财务人员短期应对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采取恰当的方式积极应对营改增后可能出现的负面问题。为此,本人结合上部分内容,就房地产企业应对营改增税制变化影响提出可行的建议。

  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其可以通过进项税发票抵扣实现自身税负的降低。然而,不恰当的供应商选择,特别是选择无法开具增值税进项凭据的供应商可能会阻碍房地产企业进项成本的抵扣,进而造成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增加。为此,房地产企业应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合理选择供应商。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在充分考察不同供应商的资质、交货速度等内容后,再进一步权衡自身的供应商选择方案。对于供应商资质与交货速度等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在小供应商与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大中型供应商间权衡,当选择小供应商带来的价差明显小于大中型供应商因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获得的抵扣利益r,房地产企业应采购选择后者作为合作供应商,即选择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作为自身的业务伙伴,反之,则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供应商。

  纵观以往房地产公司管理实践,其较为重视自身业务的拓展,而对诸如涉税事项等管理工作关注不足,使得高素质的涉税及财务人员缺乏,难以有效应对税务工作。在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工作的当前,若相关企业不从涉税人员能力人手提升管理水平及降低税务成本,其将面临人员限制,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科学、有序的推进营改增税涉税工作。为此,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应重视税制变化对其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税制变化可能发生的不利事项,强化对财务人员及涉税人员的指导与培训,使房地产企业涉税人员充分了解、掌握新税制的变化及规定,并通过高质量的税务事项安排来降低自身税负,进而获取有利的税务利益,防止出现地产企业对新税制变化应对不足的问题出现。

  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在计税方法、计税依据、适用税率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