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资讯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超22万亿元 专家:70城房价指数环比指标总体处于持续改善状态
发布时间:2024-04-17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4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比前期有所上升,上海、西安新房价格同环比双双上涨,其中西安新房同比涨幅第一,达到4.8%,上海为4.3%。

  二手房方面,仅福州环比微涨0.1%,其余城市同环比均出现下跌,其中50个城市同比跌幅超过5%,徐州下跌11.3%。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082亿元,同比下降9.5%;新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4%。新房销售额21355亿元,下降27.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7%。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8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9%。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全国70城房价指数环比指标总体处于持续改善状态,部分城市也开始处于转跌为涨态势。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超22万亿元 专家:70城房价指数环比指标总体处于持续改善状态(图1)

  3月,上海、西安、北海、太原和重庆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最大。图为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陆家嘴片区的高楼 新华社图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统计师王中华当日在解读数据时表示,3月70城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同比继续下降。

  3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和0.4%;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和0.4%,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同比来看,各线城市降幅明显,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8%和4.3%,广州和深圳均下降5.5%。二房产开发、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3.4%,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9和0.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3月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从2月的8个增至11个。

  从各城市表现上看,上海、西安、北海、太原和重庆房价指数环比涨幅最大,同时,西安、上海、成都、杭州、三亚新房同比涨幅领跑70城,特别是作为二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58安居客研究院提供的监测数据看到,3月重点65城新房新开盘数量环比涨155%,其中一线城市明显发力,环比涨幅接近350%。受新开盘量大幅上升影响,在售的项目总量环比增加0.4%,新房存量规模小幅上升。同时,房企加大优惠促销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房价水平。

  严跃进分析,这些城市的上涨有着不同原因:上海和西安是最近三年楼市总体坚挺的城市,说明潜在购房需求强劲,市场复苏基础较好。而对于太原和重庆等来说,过去下跌幅度比较大,尤其重庆,是本轮楼市调整力度最大的城市,今年一季度房价涨幅的排名持续靠前,从去年底全国第40名成为现在全国第4名(和太原齐平),具有非常明显的信号,说明政策效应积极,这意味着一些持续超跌的城市现在开始进入止跌、复苏和反弹阶段。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7850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7.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8.7%。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0.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21.9%。

  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竣工数据出现下跌,不是说保交楼节奏放缓了,而是因为近几年投资拿地和开工数据本身缩水。目前各地保交楼工作总体还在推进,各地反馈的一些问题是,部分银行风控意识很强,资金到达项目的效率还有待提高。

  分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4%、0.3%、1.0%和1.0%。二、三线个百分点。

  各线城市同比跌幅有所扩大,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7.3%,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6.4%、6.9%、8.6%和7.4%。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9%和5.7%,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8和0.6个百分点。

  对于二手房价格的深度调整,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从二手房来看,一线城市环比下行更为明显,结合一线城市成交量环比提升,以价换量的涉及面表现更为明显。二线城市仅福州单城房价环比上涨,但总体降幅都已收窄,说明房价已越来越接近底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5689亿元,同比下降26.0%。其中,国内贷款4554亿元,下降9.1%;利用外资7亿元,下降11.9%;自筹资金8681亿元,下降14.6%;定金及预收款7435亿元,下降37.5%;个人按揭贷款 3643 亿元,下降41.0%。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