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资讯
英皇体育山西阳泉:“省校合作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2-09-0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阳泉市以共建“12大基地”为抓手,以重大赛事活动为牵引,与60所高校签订省校合作基地协议113项,累计吸引120多所高校3000多名高校师生前来阳泉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特别是“石评梅杯”全国大学生文创大赛、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设计大赛英皇体育、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邀请赛、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新材料专题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相继举行,有力地推动了省校合作向纵深发展。

  近日,为深入推进省校合作,谋划基地建设,阳泉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省校合作进农村”专项活动推进会。通过聚焦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各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高校深度对接,努力实现“1+N”合作模式,即1个行政村和N个高校(高职、高专)联系互动,吸引高校资源走进广大农村,促进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深度融合,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强大的人才动能。自11月初活动开展以来,全市113个村(社)对接了41所高校,达成合作意向64项,成效良好。

  “活动开展期间,我们还将在全市开展‘六个一批’活动,通过开展‘一批’宣介活动、组织‘一批’专题展览、开展‘一批’专题讲座、组织‘一批’专题调研、举行‘一批’合作论坛、推进‘一批’成果落地,推动和引领‘省校合作进农村’走深走实。”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所军说。

  据了解,阳泉市开展的“省校合作进农村”专项活动是进一步巩固省校合作成果,拓展延伸省校合作领域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省校合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生动实践。各县(区)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依托本地特色,选准选优合作高校,找准高校与农村的结合点、切入点,积极推进。

  11月15日,平定县岔口乡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签订省校合作协议。岔口乡精准定位,利用现有的养殖优势,双方就养蜂、养牛、养羊、养蚕达成合作,覆盖该乡12个村的养殖产业。双方还确定了将在白瑶村建立养蜂研究工作室,同时,依托红育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建成党性教育基地。

  为了让更多的高校学子“把论文写在阳泉大地上”,推动高校资源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阳泉市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到阳泉市农村开展实习实训、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饮食文化。

  盂县上社镇依托里独头、教场村烈士陵园、兴道大捷遗址、金坡山日军据点遗址、后东山抗日政权遗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与阳泉市委党校合作建设抗日战争纪念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吸引更多师生前来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

  近日,阳泉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英皇马术俱乐部与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签约挂牌,并达成深入合作意向。2018年8月,太原理工大学设立玉龙国际赛马学院,大力培养马术运动人才。阳泉英皇马术俱乐部是阳泉市一家专业推广马术的户外活动场所,也是集教学、考级、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挂牌成立,为太原理工大学培养马术运动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有助于马术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阳泉乃至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英皇马术俱乐部与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签约挂牌

  通过省校合作进农村,阳泉市支持鼓励人才、科技、项目与本地资源有效对接,增强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立足全市农业产业现状,阳泉市统筹谋划各县区下辖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与优势产业项目,围绕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阳泉矿区西河村是一个以二三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典型城中村,该村利用区位优势和当地特色,成立了集体企业三来食品有限公司,从事马铃薯全粉加工。该企业与山西大学合作,采用酶法降糖和微波干燥工艺,解决了马铃薯颗粒全粉下游产品开发应用难题,达到优质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标准。公司现有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线吨。公司主导产品马铃薯颗粒全粉打入达利食品集团等大型食品企业,销售市场稳定,持续带动村民创富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0余万元。

  通过为各村遴选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省校合作进农村”专项活动力争做到特色鲜明、一村一品,计划每个县(区)首先推介10个左右集体经济产业典型村。

  在平定县锁簧镇西白岸村,山西四通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订省校合作协议。借助该校中药材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双方共同开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鉴别、中药材培训活动,还将共同培育连翘种植基地。通过利用高校资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借助高校先进的种植等技术,逐步将产业发展壮大,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添砖加瓦。

  阳泉城区依托大阳泉、小河等村的文旅资源,打造文旅IP,推介城区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助力义井镇打造全市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区。同时,借助校友平台,加大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和品牌塑造,提升“风光义井”文旅产品知名度、市场竞争力。

  发展特色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省校合作进农村将阳泉丰富多彩的资源、转型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成果推介给更多人,力争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兴、百姓富。

  阳泉市把“英皇体育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作为省校合作进农村的重要支撑,加强统筹谋划,突出协调联动,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目标提供人才支持,为转型发展破难题、增活力、蹚新路夯实基础条件。

  11月18日,随着阳泉市郊区河底镇邓家峪村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标志着阳泉市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此次换届,阳泉市构建起立体化选人用人新机制,其中城区、矿区结合“省校合作”,高标准开展社区干部公开招聘工作,共招聘165人,包括研究生9人,实现了基层干部队伍格局性变化、整体性重塑。

  通过引进高校人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进一步壮大了阳泉市城乡基层人才队伍。

  1995年出生的李燕,山西大学研究生毕业,怀揣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初心回到了家乡,在此次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盂县岑峰村党支部委员;34岁的高建亮,不大的年纪却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从西南舁乡雨下沟村村委会主任到实现“一肩挑”,责任变重了,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11月21日,盂县举办“省校合作进农村”首场专题讲座,特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授课。张天柱以《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题,讲解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等内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让与会干部开阔了眼界,也为盂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案。

  通过充分利用高校先进的应用型教育资源,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专项活动期间,各县(区)还将组织举办多类型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骨干、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以及“三农”党政干部专题培训班,旨在培养出一批批爱农村、懂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还将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支持村干部等群体就地就近接受职业高等教育。

  借助清华大学自身人才优势和学术优势,阳泉市矿区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建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11月19日,矿区乡村振兴远程教育教学站正式开课。

  课程采取线上“雨课堂”直播的形式,共有18个教学点同步开课,500余名基层乡村干部、农民群众以及致富带头人参加集中学习。第一课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孟天广主讲《数字乡村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大家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对数字乡村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据悉,矿区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将不断创新培训方式英皇体育,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力争在每个行政村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站。

  11月26日,阳泉开放大学“高校进农村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签约仪式在平定县岔口乡举行。该项目落户平定是加快以人才振兴促产业振兴,提高农村干部能力素质,助推岔口乡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今后,岔口乡将邀请阳泉开放大学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送教上门”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开展乡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和专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为村干部“加油”“充电”。当天,还举行了挂牌仪式,这将成为阳泉开放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站点。

  阳泉市致力于主动对接高校专家为工作站队员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乡村转化应用,为服务乡村振兴培养乡土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合作高校的人才优势资源,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遴选具有相应资质的专家,建设相关产业的专家工作站英皇体育。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深化省校合作是贯彻习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英皇体育措,省校合作进农村则是阳泉市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化、机制化的具体实践。下一步,阳泉市将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深化省校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为乡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推动新农业全面升级、新农村全面进步、新农民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添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